王利博制圖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各地開發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各項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持續推動“六穩”“六保”落實落地,經濟增速實現穩步回升。
在湖南常德經開區、安徽亳州經開區、河北邯鄲肥鄉經開區,穩訂單、穩就業、穩外貿等“穩”字當頭的措施成為園區未來發展的指導思想。
常德經開區:幫助企業開拓外貿新業態
最近,首批15臺“夢巴客”型智慧客車從位于湖南常德經開區的常德中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列隊駛出,通過上海港運往沙特阿拉伯。
“常德中車在疫情防控期間不僅實現了老廠復工復產,還實現了新能源汽車新項目擴能建設。”常德中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黃達說。為應對國際市場風險,常德經開區有力引導常德中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一方面積極維護國外客戶,一方面大力開拓國內市場。
“國際方面,今年初與沙特阿拉伯簽訂了200臺旅游大客車的訂單,已開始常態化生產。國內方面,最近又與新疆一家企業簽訂了20臺客車的生產合同。”黃達說,訂單平穩了,擴能項目建設更有底氣。新工廠設備安裝調試將于9月30日前完成,10月進入設備聯調,11月正式投產。
為緩解疫情給外貿企業造成的經營壓力,常德經開區園區發展中心及時舉辦業務培訓交流會,對全區67家外貿企業進行退稅、物流、電商平臺應用等方面業務培訓,引導企業應對困難,幫助企業開拓新業態。
此外,常德經開區還出臺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辦法20條,加大對園區內優勢產業的支持力度,深度挖掘外貿潛力企業,培育外貿新業態,形成新的貿易增長點。安排172名科級以上干部對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限上三產企業和在建項目開展駐企幫扶,協調各級金融機構為園區企業解決貸款4.5億元,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生產經營用房的50多家中小企業減租508萬元。
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是1992年5月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省重點開發區,2010年被列入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園區已形成以恒安紙業、華發紙業及籌建的泰格林紙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紙業板塊,以金健米業、陽光乳業、廣積米業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食品產業板塊,以云錦紡織、東信棉業、特季輕紡、金帛化纖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紡織產業板塊,以力元新材、金天鈦業等企業為龍頭形成了新材料產業板塊等系列產業。
未來園區將圍繞“3+2”產業發展規劃,重點發展以智能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與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為主的三大主導產業,其中在新材料領域,重點鼓勵發展高性能金屬結構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等。
亳州經開區:千方百計穩就業保就業
近日,安徽省亳州市出臺《“四進一促”專項活動工作推進方案》,持續做好穩就業保居民就業工作,把推進“四進一促”專項活動作為提高全市就業工作質效的切入點,全面提升就業工作水平,全面推進精準就業服務,確保就業政策落地落實。
根據《方案》,亳州市將圍繞目標重點完成六大工作任務,包括推進援企穩崗政策落地、精準幫扶就業困難人員、積極推廣“共享員工”模式、開展園區困難企業幫扶、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充分發揮“人社服務專員”作用。
亳州經開區積極推廣“共享員工”模式,幫助園區企業解決階段性用工短缺問題。通過建立園區企業名錄、搭建對接平臺、完善協議保障、提供資金扶持等措施,在行業相近、季節性用工明顯、后勤保障較好的經濟開發區、產業園區內,引導企業組織富余職工到階段性缺工企業提供勞務服務,實現企業間人力資源合理調配,平衡企業淡旺季用工需求。
在開展困難企業幫扶方面,亳州經開區引導企業間建立“訂單周轉池”,穩定生產經營;鼓勵困難企業與職工集體協商,通過實行轉崗培訓、輪休降薪等措施,盡量不裁員或少裁員。指導確需裁員的企業制定人員安置方案,妥善處理勞動關系和社保關系接續,提供轉移就業、轉崗培訓等專項服務。對裁減職工規模較大的,組織專場招聘會提供勞務對接服務。
在開展高校畢業生就業幫扶方面,亳州經開區根據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人員清單,建立工作臺賬,明確幫扶責任,實行“一對一”精準就業幫扶,有針對性地提供崗位信息、職業指導、培訓見習等服務措施,向畢業生普遍推送政策清單、服務清單和服務機構清單,促進更多高校畢業生實現就業或參加到就業準備中。
此外,亳州經開區充分發揮“人社服務專員”作用,完善工作機制,整理匯編就業創業政策一本清,開展工作業務培訓,建立專員服務臺賬,形成“一對一”“人對人”“點對點”的服務模式。主動把身份亮出來,把責任擔起來,堅持把服務的觸角延伸到轄區重點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切實將穩崗返還、社保減免、技能培訓、創新創業等最新政策第一時間傳遞到聯系企業,提振企業發展信心。
邯鄲肥鄉經開區:多措并舉確保訂單按時交付
智能化設備揮動著搖臂,將擺放好的模板封板和加強筋焊接到一起;工人們戴著口罩,快速完成鉆孔、沖孔、焊接作業……日前,河北盛卓建筑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派繁忙景象。
河北盛卓建筑設備制造有限公司位于邯鄲市肥鄉區經濟開發區,是一家擁有9項國家核心技術專利的現代化建筑設備制造業集團。受疫情影響,春節過后部分工人無法按時返崗,企業無法全面復工。
“春節之前,企業生產訂單就已經排到了7月份,春節之后就要按照合同交付履約了。”該公司副總經理楊建山說。
一方面大額訂單不斷,另一方面企業“一工難求”,怎么辦?楊建山說,企業剛剛復工的那幾天,一共只有生活在本地的100余名職工返崗。“為幫助我們解決困難,人社部門多方協調,與各鄉鎮緊密配合,利用微信矩陣群、電視廣告滾動播放、農村大喇叭等方式做招工宣傳。短短幾天時間就有超過200人來公司應聘。”
同時,肥鄉經濟開發區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還為企業提供了200萬元技改資金,并組織技術專家指導企業,將年前投資1200萬元引進的全自動設備全部安裝并調試完畢,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2020年是肥鄉區確定的“高質量發展進位突破年”,該區全力支持、科學穩妥推進企業復工復產,為確保圓滿完成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蓄積充足動能。
正在建設中的中農國發·邯鄲肥鄉國際農商智慧城項目位于肥鄉城區吉安路西段南側,總投資20億元。主要建設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區、加工冷凍區、倉儲配送區、展示展銷區、電子商務區、信息交易中心、檢驗檢測區、進出口代理為一體的全方位服務平臺。項目建成后,將邯鄲肥鄉打造成為安全食品示范基地、大型智慧農副產品集散中心,年交易額50億元,繳納稅金2億元,直接就業600人,間接帶動就業5000人。
“肥鄉經濟開發區匯聚了全區大部分重點項目和企業。春節期間,園區內有多家企業未停產,一直實行留守人員封閉式管理,在此期間生產運行狀況良好。”肥鄉經濟開發區負責人張建強介紹說,園區根據各個企業實際情況,一企一策建立專項幫扶機制,從健全防控體系、開展人員摸排、全面消殺保潔、防控物資準備等方面對企業提出具體要求,通過精準施策、因勢利導,在及時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復工復產中面臨困難的同時,將發生疫情的風險降到最低。
---------------------------------
關注中國企業報微信公眾號ID:zgqybnews
經濟進退、行業冷暖、牛企動靜、觀察者發言,關于財經你想知道的這都有!
相關閱讀
微信二維碼
微博二維碼